花9亿元修缮竟成商业街区?古城经不起“破坏式抢救”

最新信息

花9亿元修缮竟成商业街区?古城经不起“破坏式抢救”
2023-08-23 13:54:00
古城花了近9亿元修缮,竟被改成商业街区?近日,据媒体报道,甘肃省天水市从2015年至2021年拨付保护资金超过8.88亿元,抢救现存规模较大和保存较完整的明清时期居民院落群。可修缮一新、商业化运营后,不少市民和游客发现很多古建筑被改头换面,甚至被改造成日式餐厅,一些结构性改动还对院落的安全构成了威胁。难怪有当地民众称,纯粹是突出商业利益,没有原汁原味,更缺少文化沉淀。
  修葺后尽失原有风貌,事出何因暂不得而知,亟待相关部门调查取证。但无可置否的是,这种过度商业化及无序开发,给文物古建及历史风貌造成的伤害是不可逆的。这不仅会损害相关文物古建的价值和意义,也会歪曲公众对历史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不管是企业商家、文保单位抑或监管部门,对此都责无旁贷。2022年9月,当地曾发文要求县级文物主管部门定期组织对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状况开展评估,然而古城“修缮”中频频上演的“离谱”桥段,却没有得到根本纠偏,甚至被以无从监管为由推诿卸责。如此咄咄怪事,凸显一些文保单位轻视历史、肆无忌惮的工作作风。正是在这股歪风的推波助澜下,天水古城才会“荡然无存”,令人深感扼腕。
  最新消息显示,甘肃天水已启动对监管缺失、失职渎职等问题的整改查处。这是针对天水古城“修缮”乱象的题中应有之义,唯有让那些胆大包天、任性妄为之人付出沉痛代价,才能避免下一场悲剧的发生。但类似的从严惩戒,说到底只是事后措施,地方应引以为鉴,系统梳理和深刻反思在文物保护中存在的“越轨”行为,打好文物保护提前量,及时让开发利用归于正道。
  这些年来,“破坏式抢救”并非个例。此前,世界自然遗产地贵州梵净山的金顶建筑外墙维修后疑被擅自改变颜色,刷成满目粉红,造成了恶劣社会影响;也有地方的寺院里的南宋大佛被彩漆“修复”,使得佛像面容因此变得丑陋失真。与此同时,一些景区贪图门票收益,以保护之名,行擅改外观或造型,炮制“网红景观”之实,导致文物意外受损。
  古城在抢救后“走样”,本质上指向的是如何正确对待文物古建的话题。早在2016年3月,国务院便提出了“合理适度利用”原则,明确任何文物利用必须以有利于保护为前提,以服务公众为目的,不得违背法律红线和道德底线。这也要求在文化传承问题上,一些地方不能为了一己之私或满足游客消费欲望而对相关文物、建筑等为所欲为。只有尊重历史和文化,才能真正保护好我们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令人遗憾的是,过度开发和过度商业化问题,如鬼影般始终困扰着文物保护工作。据媒体公开报道,一些地方更出现过文保单位成私房菜馆、公共资源被私人侵占的荒唐事。
  杜绝“破坏式抢救”,有关方面须增强保护意识,哪怕是一土一木,也绝不能意气用事。一些世界自然遗产往往兼具多重价值属性,如梵净山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同时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金顶摩崖”也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因而,其管理、保护、修缮,都有相应的流程和标准,如编制修缮方案、报相关部门审批、取得文保工程资质等。无论如何,文保单位都不能擅作擅为。
  天水古城过度开发事件,暴露出一些地方在文物合理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还遗留界限不清的地带。此事也再次提醒有关部门和单位,文物保护具有高度专业性,如何调节各方矛盾,理性看待文物,而不致被严重破坏至“回天乏术”,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议题。有关单位应保持基本的敬畏,遵循法律法规和保护原则,坚决抵制拍脑袋、一言堂的开发决策,保存原始风貌和当前现状,对相关简单粗暴的开发改造行为严惩不贷,让子孙后代能够欣赏到原汁原味的文化遗产,领略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唯其如此,方能维护文物古建的尊严,减少“修缮”悲剧重演。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花9亿元修缮竟成商业街区?古城经不起“破坏式抢救”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