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林随笔|在科技追赶路上,知识累积、传递和聚合是需要突破的障碍

最新信息

学林随笔|在科技追赶路上,知识累积、传递和聚合是需要突破的障碍
2023-11-30 07:14:00
着力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需要把握创新规律,加强战略谋划,找准发力点、突破口,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近年来,上海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之路,科技供给能力有效提升,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方面形成高质量科研成果。同时,打好“组合拳”,发挥制度协同效应,为科研主体和人才“松绑”“解绑”,优化“揭榜挂帅”攻关机制,扩大“经费包干制”试点。
  目前,上海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积极成效。特别是,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中度、显示度不断提升,国际一流科学城建设取得新突破,国际高水平机构集聚高地初具规模。
  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意识到问题和瓶颈,找准发力点、突破口:
  一是知识积累和研究积淀不足。
  在追赶的路途上,知识累积、传递和聚合是主要障碍。同时,一些科研选题偏好追踪学科热点,而非产业发展的“卡点”“堵点”,未能基于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需求提炼出科学问题。
  二是资源配置有待优化提升。
  无论是采取政府干预的“汉密尔顿式”,还是企业职业化管理的“钱德勒式”,技术攻关都需吸引集聚创新资源,并以高效灵活的方式配置资源。除了财税支持,科技金融应当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三是科研组织模式尚需革新。
  产学研协同创新不够,新型科研组织发育不充分,会导致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责任传导、信息分享、利益分配等机制不顺畅。在新型举国体制的基础上,如何有组织地开展战略布局、协同创新,如何在加大科研投入的同时提升科技创新效能,还需在体制机制上有所突破。
  进一步来看,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科研能力是基础保证,人是关键要素,机制是核心所在。
  比如,优化任务布局和支持方式,夯实科学知识基础。构建超前部署类、自由探索类、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的技术攻关“任务包”,并建立个性化的支持方式与差异化的评价制度。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有机结合,持续推进基础研究特区建设,扩大试点周期和范围,营造适合基础研究的小环境。
  又如,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多元化投入机制。建议探索国资参与投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项目的容错机制,提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基金资助效能,鼓励和支持国际科技组织、私人基金会、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设立基础研究捐赠基金。
  再如,健全与中科院、部属高校、在沪央企等单位的对接机制,引导和支持“国家队”深度融入地方创新体系,重点培育一批“链主”企业,合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底层技术。
  (作者: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赵越)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学林随笔|在科技追赶路上,知识累积、传递和聚合是需要突破的障碍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